释义 |
禹亦称大禹、夏禹、戎禹。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姒姓,名文命。鲧之子。鲧死后尸体三年未腐,剖腹生禹。关于禹的诞生还有种种说法:《世本·帝系篇》云,鲧娶有莘氏女为妻生禹;《吴越春秋》云,鲧妻名女嬉,吞食薏苡后怀孕,剖肋骨而生禹。其主要功绩是继承父业继续治水,采取疏导的办法,将水引入大海。在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后以治水有功,被舜选为继承人,舜死后任部落联盟领袖。传曾铸造九鼎。又传三苗作乱,他克之,辟土为王。 禹又称崇禹、戎禹、伯禹、大禹。一说名文命,号高密,姒姓,鲧之子。奉舜命继鲧治理洪水,以疏导方法平水治土,发展农业,在外十三年,终于成功。因功大,继舜位,为夏朝第一代王。建都之地有阳城(今河南登封告城镇)、阳翟(今河南禹州)、安邑(今山西夏县北)、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诸说。曾“会诸侯于涂山(今地有安徽当涂、河南登封三涂山、浙江绍兴西北三说),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传又东巡狩,至会稽之山(今浙江中部绍兴、嵊州一带),大会诸侯,诛违命后至的防风氏(《国语·鲁语下》),死后葬于会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