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明经
释义
明经
①选举名目之一。即将通晓经学之人推荐于朝廷。始见于汉,自武帝尊崇儒术后,颇盛。无常制。东汉章帝元和二年(85)始令郡国举通晓经学者,凡十五万人以上举五人,十万人以下举三人。后附以年龄规定,如质帝本初元年(146)定年五十以上,七十以下。此选多补博士、议郎。东汉后渐不为所重。②科举科目之一。隋炀帝始置,与进士科并行。以经义、策问取士。唐沿置,为进士、秀才等六科之一。其中又有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之别。考试较易,录取人数多,中唐以后为人轻视,士人多重进士科。五代后晋天福五年(940),敕停明经,开运元年(944)复置。宋嘉祐二年(1057)亦设,下分三礼、三传等科。以《礼记》、《左传》为大经,《毛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谷梁传》、《公羊传》为小经。每经考墨义、大义,帖小经,试时务策。殿试考大义,帖大经、中经和小经。出身与进士科同。神宗熙宁四年(1071)罢。明洪武十五年(1382)复置,得五百人,分授郎中、东宫侍书、御史、参政、通判等官。后不行。③明清贡生之俗称。
明经
汉代选举科目之一。被推举者须通习经书,故以明经为名。明经似始于武帝时,从昭帝到成帝世,龚遂、翟方进等都以明经入仕。两汉举明经并不定期,也无固定名额。明经和孝廉等科一样,由郡国或公卿推举,被举出后亦须通过射策以确定等第而得官,如西汉时召信臣、王嘉,都因射策中甲科而为郎。汉代设置这一科,为儒生进入仕途提供了渠道。
随便看
且看山人
且硕
且翁
且老
且轩
且顽
且顽老人
丕
丕平(矮子)
丕承
丕文
丕显
丕林岛
丕绍
世
世业
世举
世之
世乐
世乔
世产
世亨
世仁
世仁甫
世仪
No news is good news
NONFUNCTIONING
nong
non-goer
nonhacker
non-heinous
NONINTELLECTUAL
no-no
No No
no-no, a
眉山黑龙滩棕榈泉温泉
七里坪温泉
双石牌坊
奎星阁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
洪雅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
水天花月
峨眉半山七里坪
野鸡坪营地
竹艺城
怎么去桐乡?
桐乡有什么特产?
桐乡节庆活动
嘉善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嘉善有什么好吃的?
嘉善有什么特产?
怎么去嘉善?
海盐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海盐有什么好吃的?
海盐有什么特产?
水墨大埝一湖香船菜
花海餐厅
董家村农家乐餐厅
大滷爷•卤水专门店
上海小南国
田未餐厅
庆凤山庄
竹园小居
杨世龙农家菜馆
南山湖度假村中餐厅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5 7: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