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成都市(青羊区)
释义

成都市(青羊区)成都县
蜀郡
益州
蜀郡
益州
蜀县
益州
蜀郡
成都府
南京
华阳县
益州
成都府
益州
成都府
益州路
成都府路
成都路
成都府
成都县
华阳县
成都市

成都市(青羊区)
成都县
蜀郡
益州
蜀郡
益州
蜀县
益州
蜀郡
成都府
南京
华阳县
益州
成都府
益州
成都府
益州路
成都府路
成都路
成都府
成都县
华阳县
成都市
战国秦
战国秦
东汉








北宋
北宋
北宋
北宋
北宋
北宋

明、清
1913年
1913年
1930年
战国秦惠文王二十七年(前311年)置成都县,治今市,为蜀郡治。东汉兼为益州治。三国蜀汉和十六国成汉均建都于此。隋开皇初蜀郡废,大业初改益州为蜀郡治。唐初为益州治。贞观十七年(643年)析置蜀县,与成都县同为益州治。天宝元年(742年)复为蜀郡治。至德二载(757年)升蜀郡为成都府,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驻跸于此,建号“南京”。乾元元年(758年)改蜀县为华阳县。五代时前、后蜀均都此。孟蜀后主时,成都城上遍植芙蓉,因名芙蓉城,简称蓉城。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降成都府为益州,端拱元年(988年)复为成都府,淳化五年(994年)又降为益州,嘉祐五年(1060年)复为成都府。咸平初和嘉祐初又置益州路和成都府路于此(蒙古中统初时废)。元为成都路治,明、清为成都府治。1913年废府存县。1930年析置成都市(省辖);为四川省会。1950—1952年川西行政公署驻此。1952年成都县撤销并入。成都市复为四川省会、地级市。
❶ 西平县—东晋置,治今成都市南。北周废。

❷ 万年县—东晋置,治今成都市南。北周废。

❸ 永川县—南朝宋置,治今成都市北。北周废。

❹ 建昌县—南朝宋置,治今成都市北。北周废。

❺ 建忠县—南朝宋置,治今成都市北。北周废。

❻ 南汉县—南朝宋置,治今成都市北。北周废。

❼ 南陵县—南朝宋置,治今成都市北。北周废。

❽ 永安县—南朝宋侨置,治今成都市。南齐废。

❾ 永昌县—南朝宋侨置,治今成都市。北周废。

❿ 欣平县—南朝宋侨置,治今成都市。北周废。
(11)宜昌县—南朝宋侨置,治今成都市。北周废。
(12)怀道县—南齐置,治今成都市南。北周废。
(13)康晋县—南齐侨置,治今成都市。西魏废。
(14)东阳县—唐久视元年(700年)置,治今成都市东南。天宝元年(742年)改灵池县,北宋天圣四年(1026年)改灵泉县,元至元中废。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6:5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