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Shān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上海之松江,云南之河口,四川之通江,湖北之老河口,甘肃之永登、徽县,陕西之韩城,山西之太原,山东之鱼台、平度,辽宁之清原等地均有。汉、苗、彝、仡佬、傈僳、土家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周山师,掌山林之官,以官为氏。” ❷又引 《风俗通》 注云: “烈山氏之后。”烈山,乃炎帝之号,故此当系出姜姓。 ❸又注: “吐难氏,后魏改为山氏。” 吐难,代北地区复姓。 ❹彝族之山姓,由 “包模普” (光明族)、“白木普” (山族) 所改。白木,汉意为 “山”,或以其汉意山而为单姓。 ❺仡佬族之山姓,乃指山而为姓。相传其先“为避斩尽杀绝之祸,躲进深山崖洞,指山为姓。山成九、山文举是。” 注 ❹、 ❺见 《中国人的姓名》。 春秋晋有山祁,为大夫; 汉代有山昱,武都太守; 晋代有山涛,竹林七贤之一; 明代有山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