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释义 传说中原始时代部落首领。封于崇(亦称有崇,今河南嵩县北),号崇伯。相传为禹之父。曾受四方诸侯推举,奉尧之命治理洪水。采用筑堤防水的方法,九年未获成功,被舜杀死在羽山。尸体三年不腐,天帝命将其腹剖开,一条蝌蚪腾飞上天,是为子禹。后其尸化为黄熊,去西方寻求复活之术。
又作鮌、。相传为夏禹之父。居于崇(今河南嵩山一带),称有崇氏,又称崇伯。尧时洪水泛滥,受四岳推荐治水,用筑堤堵水之法,九年不成,被舜殛死于羽山(今江苏赣榆西南)。或说是创造城郭者(《世本·作篇》)。

鲧  生卒年不详

又称崇伯。传说是黄帝的曾孙,为有崇氏部落的首领,曾奉尧命治理洪水。有崇氏生活在黄河南岸的崇山地区,是富有平治水土经验的部落之一。在尧舜时代,洪水严重泛滥,滚滚滔滔的大水吞山没岭,浩瀚无边,给人类造成很大灾难。当时做部落联盟首领的尧在一次联盟议事会上就和各部落的首领们商讨选派人员治水的事。大家都推举鲧去治理,尧起初不同意,四岳说:“和他同辈的人中没有再比他强的了,让他干一干试试吧!”于是,尧也就勉强同意派鲧去了。鲧主要采用堵塞的方法防治水患,但是洪水冲毁堤坝,造成的危害更加惨重。鲧用了九年时间也没有把水患平息。其时尧养老在家,“摄行天子之政”的舜巡察了鲧治水无功的情况后报告了尧,并请得尧同意就把鲧放逐到羽山,以致死在那里。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1: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