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魏良弼 |
释义 | 魏良弼(1492—1575)明南昌新建(今属江西)人,字师说,号水洲。王守仁门人。嘉靖进士。历任松阳知县、礼科都给事中等职,为官敢直言,屡遭廷杖。隆庆初,拜太常少卿,致仕。为学主“良知”说,认为上至君父、士大夫,下至愚夫、孺子,悉具“良知”,若能“致良知,自明而诚,知微以显”,即可与“天地万物之情”,“自相应照”,混然一体。著有《水洲先生集》。 魏良弼(1492—1575)明学者。字师说,号水洲。新建(今属江西)人。嘉靖进士。曾官礼科都给事中。后遭廷杖,谪居乡间。隆庆初,起为太常少卿。与弟良政、良器皆受学于王守仁。崇“致良知”之说。释“致良知”为“己所不欲,吾心之知也;勿施于人,致吾心之良知也”(《水洲先生集》)。提出“良知之教不待学”(同上),强调良知存在于心,只要神凝内省便可悟得。认为人心得之于天地,本为善,但被“习心遮蔽”,若能“绝外诱”,去其蔽,则本体自然显露,无需防检和穷索。肯定良知即是天理,“知之良处,即是天理;时其知,失其良,则为人欲”(同上)。有《水洲先生集》。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