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元嗣,河内(今河南武陟西)人。三国时魏官吏。东汉末,聚众起兵,与农民起义军相拒,被太守王匡任为从事。又率兵抵抗董卓。当时韩浩舅舅杜阳为河阴令,被董卓押为人质,以此胁迫韩浩归顺,韩浩不从。袁术听说此事,认为韩浩做法壮烈,任他为骑都尉。夏侯惇听说韩浩名声,要求与之相见,并使韩浩跟随自己征伐。
当时,讨论大政方针,韩浩以为根据局势,应当实行屯田,以供给军食。被曹操采纳,迁为中护军。后曹操打算征讨柳城(今辽宁朝阳南),领军史涣想与韩浩一起劝谏。韩浩认为,曹军兵势强盛,威加四海,定能取胜。遂劝阻史涣,随曹操破柳城,韩浩被迁为长史、司马。建安二十年(215)随曹操进军汉中,收降张鲁。
有人认为韩浩智勇双全,足以绥边,建议曹操派他都督诸军,镇守汉中。曹操说:我怎么可以没有护军?(《三国志·魏书·卷九》)依然让韩浩跟随身边。封万岁亭侯。韩浩死,曹操十分愍惜。韩浩无子,养子韩荣,承袭了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