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防城之役
释义

防城之役 

防城之役,是孙中山领导的华南武装起义之一。1907年春,广东钦州三那(那桑、那黎、那彭)地方人民为反对清政府增收糖捐,推派代表十来人见钦州府吏,被囚,三那人民大愤,召开“万人会”,组织了以刘思裕为首的群众队伍,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捐运动,一度攻入钦州城,抢出代表。清政府派兵镇压,刘思裕牺牲,群情更加激愤。三那人民派梁建葵、梁少廷等为代表,赴河内向孙中山求援。孙中山委派王和顺至那桑发动起义。9月1日,王和顺率领二百余人起义于钦州王光山。3日,以“中华国民军都督王”的名义发布《告粤省同胞文》及《招降满洲将士布告》。他号召粤省同胞“共矢忠贞,以图大业”。4日,攻防城。次日,得到清军刘辉廷、李耀堂的内应,入城,擒杀知县宋鼎元等,发布《告海外同胞文》,起义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当地群众用烧猪、爆竹来欢迎义军。9日,王和顺率部五百人攻钦州,起义军不得入城,改攻灵山,取道入桂。沿途地方民团投入者三、四千人。后来,清政府调两广兵力对起义军实行夹攻。9月17日,起义军终因力薄难敌,军械不济,宣布解散,只留下部分人员退入那琴、大绿,在十万大山中隐蔽起来。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23: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