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春秋时孙武关于军争中迂直、患利之辩证关系的论断。《孙子·军争》:“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两军相争,先据地利,为兵家之常识。而如何取得地利,并非近直者一定先得。《说文》:“迂,避也。”言避其直而从其曲,其途必曲折、迂远。然近直者往往有强敌为阻,迂远者则无人知识,如行于无人之地。梅尧臣曰:“变迂为近,转患为利。”两军相争之所以难,就在于能否预识“变迂远为直近”,“转患害为有利”。杜牧曰:“言欲争夺,先以迂远为近,以患为利,诳绐敌人,使其慢易,然后急趋也。”(《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均认为迂者未必迂,直者未必直,患者未必患,利者未必利;关键乃在于当事者对于迂直、患利之转化规律的认识,及其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