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释义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老子兵学的基本观点。老子的思想核心在“无”。推及于政治、军事及现实领域,则以柔之胜刚、弱之胜强通贯其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返其所始,返归本根,是“道”的运动规律,曰“复归其根”,“复归于朴”,“复归于无极”。而“道”的运动形态则表现为以“弱”为用。庄子称其“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庄子·天下》)。即以柔弱谦和的表现形态,任万物自生自成,或曰以柔弱之道而成万物也。老子又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七十六章》)自然现象如此,故老子视“柔弱胜刚强”为自然界之一般规律,曰“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三十六章、七十六章》)。老子复以水为喻:“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由是,老子认为,“弱之强胜,柔之胜刚”(《老子·七十八章》),是天下尽人皆知的道理,只是人们不肯实行而已。老子则一反常人之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老子·二十八章》),欲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以“无有入无间”(《老子·四十三章》)。从而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作为其兵学的基本信条。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4: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