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令狐德棻
释义 令狐德棻(583—666)唐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先居敦煌,世为河西右族,以博涉文史知名。武德元年(618),任起居舍人。五年,迁秘书丞,与侍中陈叔达等受诏撰《艺文类聚》。时书籍多散失,乃奏请购募遗书,置吏补录,得以保存大批图书。贞观三年(629),诏修梁、陈、齐、周、隋诸史,与岑文本修周史。六年,迁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十年,撰《周书》成。次年,撰《氏族志》成。十八年,又预修《晋书》,制定体例。永徽元年(650),奉命监修国史及《五代史志》。迁太常卿,兼弘文馆学士。其后又参与撰修贞观十三年以后的实录及《高宗实录》。龙朔二年(662)致仕。
令狐德棻(583—666)唐史学家。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武德中官秘书丞,受诏参撰《艺文类聚》。贞观中累迁礼部侍郎,主编《周书》。高宗朝官国子监祭酒,因主编《太宗实录》、《高宗实录》有功进爵为公。论文承传统儒家思想,以《六经》及性道为文章根本,在肯定历代诗人成就的同时,对不良创作风气提出批评,提倡“权衡轻重,斟酌古今”,创造出“和而能壮,丽而能典”的优秀作品(《周书·王褒庾信传论》),代表了初唐史家对文学创作的一般认识。有文集三十卷,已佚。《全唐诗》存其诗一首、《全唐文》存其文五篇。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七三、《新唐书》卷一〇二。

令狐德棻  583—666

宜州华原(今属广西)人。广涉经史,早有文名。大业末为药城长,以乱世不就职。李渊入关,授德棻大丞相府记室。武德五年(622)迁秘书丞,与侍中陈叔达等受诏撰《艺文类聚》。时正值天下丧乱之余,书籍亡佚极多,德棻奏请以高价购募遗书,增设楷书令缮写之,数年间群书略备。德棻又奏请高祖,诏修梁、陈、周、齐、隋诸朝历史,以记前史,以垂鉴后世。高祖准奏,诏令萧瑀王敬业、陈叔达、令狐德棻、颜师古、裴矩、魏征等修魏、周、梁、齐、陈、隋等史,瑀等受诏数年不能成书。贞观三年(629),太宗诏复修撰诸史,德棻、岑文本、李百药、姚思廉、魏征奉诏分别撰写,房玄龄总监其事。贞观三年,德棻任《周书》主编。

贞观六年,德棻累迁礼部侍郎,兼修国史,赐爵彭城男。贞观十年以德棻修《周史》故,赐绢四百匹,此后德棻又写成《新礼》、《氏族志》。贞观十八年为雅州刺史,以公事免。不久,诏令德棻改撰《晋书》,当时同修史之十八人并推德棻为首,书成,除德棻秘书少监。永徽元年(650),德棻奉诏定律令,并复为礼部侍郎,并弘文馆学士,监修国史及五代史志。高宗即位,德棻秦陈王道、霸道之区别,谏帝行王道,施仁政,四年迁国子祭酒,撰《高宗实录》三十卷,进爵为“公”。龙朔元年(661),上表请致仕、帝许之,加金紫光禄大夫。乾封元年(666)卒,谥曰“宪”。有文集三十卷,今佚。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2: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