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什门四圣 |
释义 | 什门四圣鸩摩罗什门下四大弟子,即道生、僧肇、道融、僧𣤧。道生(?—434),俗姓魏,巨鹿(河北平乡)人。幼年从竺法汰出家,后至庐山,幽栖七年。闻罗什在长安译经,与慧𣤧、慧严、慧观等共往投之,助罗什译大小品《般若经》。后返建康,宣传“善不受报”和“顿悟成佛”,被视为邪说遭逐。及昙无谶译《涅槃经》,其说始得证实,仍于庐山讲此经。著有《二谛记》、《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佛天净土论》、《应有缘论》等。僧肇(338—414),京兆(陕西西安)人。初好老庄,及读《维摩经》,欢喜顶受,因而出家。年轻时就已名振关辅。后闻罗什在姑臧,远道来投,深受罗什赏识。后随罗什至长安,入逍遥园,助罗什详定经论。曾著《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等。414年卒于长安,年仅三十一岁。或言被秦主所杀,恐不确(《传灯录》卷二十七)。道融,后秦僧人,汲郡(治所在今河南汲县西南)林虑人。十二岁出家,三十学通佛儒经书。后入关拜会鸩摩罗什,入逍遥园参正译经。罗什赞融道:“佛法之兴,融其人也。”后居彭城(江苏徐州),门徒三百,问学者至千余人。著有《法华》、《大品般若》、《金光明》、《十地》、《维摩诘》诸经义疏。七十四岁卒于彭城。僧𣤧,魏郡长乐(河南安阳市东)人。十八岁出家,二十二岁博通经论,二十四岁游历各邦。曾师事道安,助之译经。后助罗什译经,被称为英才。曾为《大智度论》等经卷作序,撰《二秦众经录》。卒年六十七岁。以上四人均为罗什高徒,在佛经校译、义理研究方面均有建树,在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