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人物情性
释义 人物情性三国魏刘劭用语。指人的才能出于情性。刘劭《人物志·九征》:“盖人物之本,出乎情性。”南北朝时刘昞注:“性质禀之自然,情变由于染习。”刘劭认为人禀阴阳以主性,体五行而著形。识鉴人物,可以相其外而知其中,察其章以推其微。即据人物之外形观察其内心之蕴涵。人之形容音声,均由外章以辨其情性,此谓精神之征。汉魏论人,最重神味。“征神见貌,则情发于目。”盖谓眸子传神,可以知人。在《人物志》中刘劭并作具体分析,认为人的表征有九:即指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如果质素平淡、中、外朗、筋劲、植固、声清、色怿、仪正、容直,可谓九征皆至,乃纯粹之德。如果九征有违,乃偏杂之材。就人之形容声色情味而知其才性,形质异而才性不同。才性有中庸、偏材、依似、间杂等各种品目。中庸乃圣人之德。故曰:“物生有形,形有神精;能知精神,则穷理尽性。”(同上)反映了刘劭以人物情性作为品鉴人物之根本依据。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