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董卓 |
释义 | ![]() ![]() 董卓 ?—192字仲颖,陇西临洮(今某肃岷县)人。东汉末年权臣。家本陇西临洮的豪族,性粗猛有谋,膂力过人。少时常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屡有战功。拜并州刺史,河东太守,迁中郎将。中平元年(184),继卢植进攻黄巾军,被黄中军击败。昭宁元年(189)四月,灵帝死,少帝刘辩即位,其舅大将军何进掌权。七月,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计议诛灭宦官,引董卓入京为助。董卓认为时机已到,奉命后立即带兵赴洛阳。八月,董卓还未到京城,何进已因走漏消息,反被宦官张让、赵忠等人所杀。张让等劫持少帝及陈留王刘协逃出洛阳,夜走小平津,张让等走投无路,投河而死。董卓带兵赶到,把少帝及刘协接到军中,护送回洛阳。 不入,董卓派吕布杀死执金吾丁原,收并其军。从此,董卓独握京都兵权,东汉王朝只好任他为司空。很快又升迁为太尉,假节钺虎贲。九月,董卓废少帝为弘农王,立灵帝少子陈留王,是为献帝。董卓升迁相国,封郿侯,赞拜不名,剑履上殿。董卓独揽朝政,纵兵殃民,残忍不仁。一次,董卓派军队开到洛阳东南的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把正在祭社的男子全部杀死,掠走妇女和财物,还把男子脑袋砍下缚在车辕上,把妇女装在车箱里,说是“攻城大胜”,凯旋而归。 初平元年(190)正月,袁绍联合一部分州刺史、郡太守起兵讨伐董卓。董卓感到威胁,毒死已废黜的少帝刘辩、放火焚烧洛阳,强迫京城及附近的居民数百万人迁往长安,使洛阳周围二百里内没有人烟。董卓为加重自己的权势,迫使献帝封他为太师,号曰“尚父”。位在诸王侯之上,一切仪仗、服饰,完全与皇帝相同。 初平三年(192)四月,司徙王允等利用董卓上朝的机会设下埋伏,让李肃、吕布刺杀董卓,查抄他的家产。董卓被暴尸于市,百姓咸相庆贺,十分高兴。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