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金瓶梅》 |
释义 | 《金瓶梅》长篇小说。一百回。旧题“兰陵笑笑生作”。其真实姓名,迄今说法很多,但无定论。据学者们推论,作者当是山东人,成书大约在明隆庆二年至万历三十年(1568—1602)之间。作者借《水浒传》中西门庆、潘金莲故事为线索,描写西门庆勾结官府、欺压穷人、蹂躏妇女,由发迹到灭亡的历史。同时,通过对他这个官僚、恶霸、富商三位一体的典型人物的活动,勾勒了上自为非作歹的宦官和擅权作威的太师,下至市井中招摇撞骗、蛮横狡诈的帮闲蔑片和地痞流氓们一幅幅狰狞嘴脸,对当时丑恶的社会现实和荒淫腐败的统治阶级,作了比较全面的暴露,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但作者缺乏进步的社会理想,不是用批判的态度,而是用批评或规劝的态度,去暴露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对于西门庆的淫秽、糜烂的家庭生活,更是抱着欣赏的态度去恣意描写,颇为低级庸俗。作品还通过西门庆和李瓶儿的纵欲暴亡,潘金莲的被杀以及西门庆家庭的破败,孝哥出家的结局,宣扬了因果报应思想。因此,从思想内容上说,本书存在明显的缺陷和封建毒素。但《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又是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品对人物性格的刻划,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作者善于运用日常生活的语言图貌传神,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非常具体细腻,绘声绘色。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清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具有深刻影响。《金瓶梅》的版本有多种,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为明万历丁已年(1617)刊有弄珠客序的的《金瓶梅词话》系统,一为明天启间(1621—1627)的《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