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部乐
九部乐是隋朝宫廷宴享时演奏的燕乐。隋大业中(605—618)所设。即清商、西凉、龟兹、疏勒、康居、安国、天竺、高丽、礼毕。清商是汉耒旧曲,西凉,龟兹,疏勒,康居是少数民族音乐;安国、天竺、高丽是外国音乐。礼毕即文康乐,或言西域传入;或言多部乐的结束,故称礼毕。隋以来,管弦杂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而西凉乐则融合了中原旧乐和龟兹舞,乐器有中原的钟、磬、笙、箫、南方的法螺(贝)和西域的竖箜篌、横笛等。龟兹乐传入内地后,其声亦多变易。它的十六种乐器中有六种是鼓。这说明隋朝不断融合各民族之长,使华夏音乐走向繁荣。唐初沿用九部乐,去掉天竺和康居,增设燕乐和扶南两部,后由唐太宗增定为十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