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九章算术注
释义 《九章算术注》魏晋刘徽著。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卷。以为“事类相推,各有攸归,故枝条虽分而同本干者,知发其一端而已”(《序》)。确立研究数学的基本原则,同时使用齐同术、今有术等多种新法。主要成就包括:指出以往圆周率近似值的粗疏,提出用“割圆术”的方法计算圆周率,并由此计算得到π的近似值为3.141 6,开中国数学发展史上圆周率研究新纪元;建立十进分数理论,用以表示立方根近似值;采用互乘相消的方程新术,使解题趋于简捷。在数学思想方面提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方田章》)。反映了极限思想;概括出出入相补原理并将之作为普遍原理应用于全部几何理论;创立刘徽体积理论,奠定中国数学多面体求积理论的基础。
九章算术注书名。魏晋间刘徽撰。《九章算术》出于众人之手,迭经修补,至迟在东汉和帝时已经编定。原书分“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等九章,文字简略,短于解释。三国魏景元四年(263)刘徽注九章,赋以数学理论,又创“割圆术”,简化“齐同术”、“今有术”等。该书已被译成多种外文,为世界古代数学名著之一。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2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