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清代的造船
释义

清代的造船 

康熙帝很重视造船业。康熙五十五年(1716)十月,谕大学士九卿等:……朕南巡过苏州时,见船厂,问及,咸云每年造船出海贸易者多至千余,回来者不过十之五六,其余悉卖在海外,齑银而归。官造海船十只尚需数万金,民间造船何如许之多?且有人条奏:海船龙骨,必用铁梨艻木,此种木不产于外国,唯广东有之,故商人射利偷卖,即加查讯,俱捏称遭风打坏,此中情弊,宜速禁绝(王先谦:《东华录》)当时所造的战船长十一丈至一丈九尺,阔二丈三尺五寸至九尺六寸。天津、山东、福建船均属外海,江西、湖广船均属内河,江南、浙江、广东船分属外海、内河。外海船三年小修,八年大修,十一年再小修,十四年再大修,不堪修者更造。雍正六年(1728)议准浙江承造战船。船底木用大号坚固松木,每长一丈,面梁阔三尺三寸,船身正桅均长一丈二尺。头号水锯船阔二丈二尺五寸,船身增长八丈九尽,仓深七尺九寸,板净厚三寸一分(《清朝文献通考》卷194)。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3: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