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杜伏威
释义
杜伏威(?—624)隋齐郡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人。少家贫,与好友辅公祏亡命山林。大业九年(613)起义,转战淮南,自称将军,并苗海潮等小股义军,进逼江都(今江苏扬州)。十三年,大败隋将陈稜,破高邮(今江苏高邮西北),据历阳(今安徽和县),自称总管。进用士人,选拔勇士,势力大增。次年,上表于隋越王杨侗,任东南道大总管,封楚王。武德二年(619)降唐,任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以南安抚大使,封吴王,赐姓李氏。遣将克杭州、歙州等地,尽有江东、淮南。五年,被征入朝,留居长安。后因辅公祏率部反唐,被害于长安。

杜伏威  ?—624

隋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章丘县)人,少豪荡,不事生产。与同乡辅公祏约为刎颈交。公祏盗姑家羊馈伏威,为县役扑急,二人遂亡命外地。伏威狡诈诡谲有谋算,众盗爱服,推伏威为头领。隋大业九年(613),伏威与公祏入长白山参加左君行义军,不得意,遂退出义军,转往淮南,自称“将军”。下丕义军首领苗海潮拥众数万,伏威欲与之联合,海潮不从,且派校尉宋颢往战伏威,伏威诱颢军堕沼泽芦苇丛中,顺风纵火,颢军骑兵几乎全部烧死。海陵义军首领赵破阵闻伏威兵少,轻视他,招伏威归附自己,伏威让公祏严守兵营,自己带十人携带牛酒拜见破阵,饮宴中伏威突斩破阵,又杀数十人,众骇然畏服,遂将破阵军并入己军。隋帝遣虎牙郎将剿伏威于黄花轮,伏威大败,身受重剑,逃出重围后收得残兵败将八千,与虎牙郎将公孙上哲再战盐城,全歼隋军。炀帝遣右御卫将军陈棱将精兵征伏威,然棱惧伏威,不敢与战,伏威乃遣人送给陈棱一套女人衣服,信中并称棱“陈姥”,棱大怒出战。棱军射中伏威前额,伏威大怒,带箭驰入敌阵,敌军披靡,伏威获前射己敌兵斩之,携其首级冲入敌营,敌军大溃。攻下历阳,伏威以为根据地,自称“总管”。选敢死士卒五千,号“上募”,伏威与其士兵共甘苦,“上募”兵战死,其妻须殉葬,“上募”兵如果伤在脊背上,说明他作战不勇敢,则杀之,因此“上募”军士作战均能拼死向前。伏威据丹阳,自称“大行台”,进用士人,薄赋税,修军械,除殉葬法。民犯奸,吏贫贿者罪虽经亦杀无赦。隋越王侗封伏威楚王。

李世民讨王世充,招伏威,伏威表示归附,渊授之东南道行台尚书令,上柱国,吴王,封其子德俊为山阳公,赐帛五千段,马三百匹,伏威派军将取世充之梁郡。讨李通于杭州,破汪华于歙州,占据全部江东淮南地区。李世民平刘黑闼,伏威惧,入朝,拜太子太保兼行台尚书令,留京师,位在齐王李元吉上。

伏威好长生不老术,服含云母,中毒,武德七年(624)二月暴卒。辅公祏诬谄伏威有反心,高祖闻,削伏威官爵,抄没其家私。贞观初年(627),太宗为其平反昭雪,复其官爵,以公礼葬。

相关词:
  • 杜伏威与陈棱大战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9: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