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释义
古族名。(1)古时华夏人对生活于西方、北方及东方部分少数民族的泛称。西周金文中称活动于北方之狁为“戎”(《不簋》)。古文献上东方有徐戎(《尚书·费誓》)。周初亦称殷人为“戎”(《尚书·康诰》;《周语下》引《太誓》)。春秋时在今中原北部广大地区有“北戎”(《左传》隐公九年;桓公六年;僖公十年)、“山戎”(《左传·庄公三十年》)、“大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小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等。到战国末年至秦汉则专称西方少数民族为“戎”(《礼记·曲礼》;《大戴礼记·明堂》)。于是出现“西戎”之名。王国维《鬼方昆夷狁考》又谓“狄”与“戎”可以互称,二者同为华夏称异族之名。自周末至春秋初但有“戎”号,至春秋庄、闵以后才有“狄”名。(2)春秋时居今河南有昆吾之后己姓之“戎”,或称“戎州”。《左传·哀公十七年》卫庄公登城以望,“见戎州。问之,以告。公曰:我姬姓也,何戎之有焉?”此“戎”当春秋初期,在卫地东境活动频繁,《左传·隐公二年》有“公会戎于潜”。《左传·隐公七年》有“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戎侵曹。”此皆戎州之戎。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8: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