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拾遗记》 |
释义 | 《拾遗记》《拾遗记》一名《王子年拾遗记》,志怪小说集,十六国时期前秦方士王嘉撰。据《晋书·艺术传》载,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甘肃渭源)人。(《高僧传》载为洛阳人),轻举止,丑形貌,外拙内聪,滑稽好语笑,不食五谷,不衣美丽,清虚服气,不与世人交游。初隐于东阳谷,穴居,弟子受业者数百人。石虎末年至长安,隐于终南山,结庵庐而居。后迁倒兽山。苻坚累征不至。曾与高僧道安交往,后被后秦主姚苌所杀。王嘉的著作除了《拾遗记》十卷,还有《三章歌谶》一卷。《拾遗记》前九卷记述自上古庖牺氏直至东晋的历代异闻,末一卷记昆仑、蓬莱等九名山。事多诡怪,荒涎不经,但文藻华丽,情节婉曲,叙事丰富,内容着重宣传神仙方术。南朝梁萧绮曾加以整理,并为之作序。《序》称该书原本十九卷,二百二十篇。苻秦之际典章散灭,此书也多有亡佚。萧绮删繁存实,合为一部,凡十卷。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