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中国哲学十讲
释义 《中国哲学十讲》现代李石岑著。据1932年福建教育厅暑期讲学会讲演稿整理。1935年世界书局出版。共十讲: 《绪论——中国哲学和西洋哲学的比较研究》、《儒家的伦理观》、《墨家的尚同说及其实践精神》、《道家的宇宙观》、《名家之观念论的辩证法与形式论理》、《中庸的哲学》、《禅家的哲理》、《什么是理学》、《体用一源论》、《生的哲学》。全书表现了以辩证唯物论为指导思想研究中国哲学的探索。认为应以对于“什么是物质”的回答来决定哲学的性质,把中西哲学发展分为成长期、嬗变期、发展期,从辩证法、唯物论、辩证唯物论三方面把握中西哲学的内容,指出中国哲学“有辩证法,也有仅少的唯物论”,但由于社会条件的关系,所以没有辩证法的唯物论,只是“中国的哲学现在将要开始走辩证法的唯物论的步式”。运用中、西哲学比较的方法对中国哲学进行了叙述和评析。注意分析中国哲学产生的社会背景、阶级基础,指出“儒家既以拥护封建组织为职责,当然不能不提出它的十足的唯心论,用它的唯心论以掩盖其对小人羁縻和剥削的痕迹,正如希腊时代的三哲人用他们的观念论来掩盖其对奴隶羁縻和剥削的痕迹一样”。在批判儒家和“新儒家”即宋明理学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同时,亦对其中的某些方面予以肯定,指出程朱的格物穷理,“对于中国尊重知识、尊重考证的学派也是影响很大的”。较早论证了王夫之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指出船山“思想体系之伟大,实非孔、孟与宋儒之思想所能范围”,而“此后颜习斋的实践精神,似与船山重‘行’的思想相一致;而戴东原的生的哲学,则直接由船山的重‘动’的思想推演而成”,强调“像船山这样伟大的思想体系,在中国哲学史上,是值得我们替他大书特书的”。指出王夫之、颜元、戴震讲知行仍有时代局限性,即“仍只是个人的实践,谈不上社会的实践”。对道家哲学也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道家将宇宙观、认识论和辩证法看作一件东西是其强过其他各派哲学之处。为“五四”以后较早以辩证唯物论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发展史的著作。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