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释义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全国文艺界的救亡团体,也是中国共产党为广泛团结一切抗日力量而成立的文艺界统一战线的组织,简称文协。1938年3月27日,成立于汉口,以郭沫若、茅盾、冯玉祥、夏衍、田汉、巴金、老舍、郁达夫、郑振铎、朱自清、许地山等四十五人为理事,周恩来为名誉理事。文协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工作,先后在成都、昆明、延安、上海、桂林、广州、贵阳、香港等地建立了分会。1938年5月,在武汉出版的机关刊物《抗战文艺》,是贯穿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刊物。文协号召广大作家入伍、下乡,为抗战服务。1939年文协派遣作家战地访问团和抗战文艺工作团,有计划地访问战地和参加战地工作。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文抗”。抗日战争时期的全国性文艺组织。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召开成立大会,通过宣言,声明“我们应该把分散的各个战友的力量,团结起来,像前线将士用他们的枪一样,用我们的笔,来发动群众,捍卫祖国,粉碎寇敌,争取胜利”。选举郭沫若、茅盾、夏衍、田汉、冯乃超、胡风、丁玲、老舍、巴金、郑振铎、郁达夫、朱自清、许地山、吴组缃、朱光潜、张道藩、陈西滢、王平陵、姚蓬子等四十五人为理事,周恩来、孙科、陈立夫为名誉理事,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在全国各地包括延安等革命根据地均设有分会及通讯处。曾出版会刊《抗战文艺》,并号召“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组织作家战地服务团、访问团,深入战场,进行抗战宣传,积极推动文艺为抗日战争服务。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21: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