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两仪 |
释义 | 两仪指天地。《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国语·周语》:“百官轨仪。”韦昭注:“仪,法也。”“仪”即法象。“法象莫大乎天地”(《易·系辞上》)。故称天地为“两仪”。或说“两仪”是指阴阳。《太极图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两仪指天地。《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唐孔颖达疏:“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周易乾凿度》:“《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两仪有时也指阴阳。南宋俞琰《俞氏易集说》:“仪也者,一阳一阴对立之状也。《尔雅》云:‘义,匹也’,谓其阴阳相并也。”《太极图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