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姚广孝(1335—1418)明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幼名天禧,字斯道。十四岁出家妙智庵,十八岁剃度为僧,法名道衍。习兵法,结名士,兼通佛、道、儒诸家之学。洪武中以高僧从燕王至北平(今北京)。建文初,力促燕王起兵“靖难”,参与策划军事。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授僧录司左善世、太子少师,复姓赐名,受命辅导太子、太孙,并先后主修《永乐大典》、《太祖实录》等。因病卒于北京庆寿寺。著有《逃虚类稿》、《逃虚集》、《逃虚子诗集》、《道余录》、《石城霞外集》等。 姚广孝(1335—1418)明诗文家、僧人。幼名天禧。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本医家子,十四岁为僧,法名道衍,字斯道。洪武中选高僧,以病免。后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为燕王“靖难”谋主。燕王立(是为明成祖),录功第一,复姓并赐名广孝,拜太子少师。监重修《太祖实录》,又主持修《永乐大典》。卒赠荣国公,谥恭靖。早年从高启游,为“北郭十友”之一。其诗清新婉约,颇存古调。著有《逃虚子诗集》、《逃虚子类稿》。生平事迹见《明史》卷一四五、《国朝献征录》卷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