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世袭领兵制 |
释义 | 世袭领兵制孙吴政权为维护世家大族特权利益,允许将领握有私兵,并且还不断将士兵赐给将领,以换取支持。诸将领皆世袭,父死子代,兄死弟代。士兵与将领具有特殊隶属关系。士兵视将领为主人,将领视士兵为私属。故在孙吴,将领世代拥有统兵大权。这一制度,称为“世袭领兵制”或“世兵世将制”。 世袭领兵制吴中孙氏政权是建立在世家豪族大地主基础上的。东汉末年,豪强混战,江东以吴郡顾、陆、朱、张四姓为首的世族大地主,希望有一个强大的军事集团和他们的地主武装结合起来、建构一个政权、共同维护江东局面;而孙氏家族也必须依赖江东豪族大地主集团,才能使其统治得以建立并发展。所以孙权称王后,亲拜顾雍老母于庭前;朱桓被重用,领有部曲万人;陆氏一家出二相、五侯、领军十余万。四姓子弟,担任郡县守令的更多。所以《三国志·吴志·陆凯传》中说:“先帝(指孙权)外仗朱、陆、顾、张”。 当豪强混战时,皖北世家豪强都带领他们的部曲南渡。而孙策、孙权兄弟开疆扩土、北抗曹操,又依仗了皖北世家豪族大地主周瑜、鲁肃。 吴国的军中,除了佃客的赐予外,由于士兵佃耕土地,多系父子相承,因此出现了世袭兵制度。士兵是世袭的,将领更是世袭的。吴国的将领统率军队,一般是终身制,父死子代,长子死则由次子统率。吴国的世家豪族大地主,差不多都是将领,都有部曲。如朱桓死后,他的儿子朱异代领父兵;陆逊死后,其子陆抗,继领逊众五千人;陆抗死后,其子晏、景、玄、机、云分领抗兵。孙皎死后,其弟孙奂代领其兵。吴国兵士,例皆屯田,世袭领兵,也就世袭管着所领士兵的屯田。将领们每有私兵,如甘宁私有僮客八百人,后又招募义从数百人,都是私兵。孙权还给予将领们士兵,如朱桓,孙权授与他兵士二千人,他又招募得万人。这样发展下去,吴国的屯田就日趋私有化了。世袭领兵制的后果是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而世家豪强势力的扩张,也削弱了政府的权力。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