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大乘
释义 大乘梵文Mahāyāna(摩诃衍那)的意译。中文“摩诃”意为“大”,“衍那”意为“乘载”或“道路”。即大乘佛教。公元一世纪时,由佛教大众部的一些支派演变而成。以利他(即度尽一切众生,使皆成佛)为宗旨,蔑视只求自利(追求自我解脱)的早期佛教。声称其教义能“运载”更多的众生进入“佛位”,故称为“大乘”,而将早期佛教贬称为“小乘”。公元二、三世纪间,龙树、提婆创立“一切皆空”的大乘空宗,形成中观学派。公元四、五世纪间,无著、世亲创立“万法唯识”的大乘有宗,形成瑜伽行派。此后,还出现以宣传“真如”为最高精神性本体的派别。公元十三世纪初,此教在印度衰绝无传。主要流传于中国、朝鲜、越南、日本等地。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5: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