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和籴
释义
和籴
古代指官府出钱向民间购买粮食及其他实物。始于北魏。《魏书·食货志》,孝明帝神龟、正光年间,“令番戍之兵,营起屯田,又收内郡兵资与民和籴,积为边备。”其后变和籴为强征。北魏末年,梁州之兵粮和籴,和籴者无不获厚利。东魏天平年间,且置和籴大使掌其事。唐贞观后,内地及西北边州皆已推行,往往抑价派购。安史之乱后,中原残破,府库耗竭而军需、官用继增,积弊尤甚。贞元以降,朝廷虽屡诏于时价外加估,预付其值,但多不能实现。且常赊买欠负,不给分文,或以杂色缎匹支付搪塞,或虽给时价而官吏、豪富互相勾结,从中渔利,敲诈勒索,成为一种变相赋税。以至村闾之家,“所失过半”,“实不堪命”。白居易《论和籴状》痛陈其弊,称:“凡曰和籴,则官出钱,人出谷,两和商量,然后交易”,实则配户督限,“蹙迫鞭挞,甚于税赋。号为和籴,其实害民”。宋初,特指现金收籴,后则泛指各种形式的市籴。北宋末,则成为强制的敷配科索。南宋国用边饷,更加仰赖和籴。朝廷以定数责之州县,州县责之民户,强行抑配征购。所降籴本,层层克减,往往十不支一二,且以关子、会子或空名告身、度牒充折,成为民间的苛重负担。辽代沿边诸州设有和籴仓。金代和籴亦常有强行抑配之举,低价甚至不给价。宣宗南迁后,经费困难,和籴更重,以至民间弃业流亡者多。元代和籴项目除粮食外,还有草料。和籴粮食付给钱钞或盐引,用来供应上都、和林地区,以及备荒之用。每年所收粮食达数十万石。和籴草料主要在大都周围地区,每岁收草八百万束。
和籴
官府出钱购买百姓的粮食,名义上是双方议价交易,称之为“和籴”。实际上往往是按户摊派,限期交粮。宪宗即位初年,有司认为今年粮食丰收,请在京畿(长安附近各县)之内和籴,得到准许,于是府、县官吏便按户摊派,限期交粮,如果逾期不交,便进行鞭挞,催逼之急,甚至赋税,人民不胜其苦。
随便看
杨义臣
杨义贞
杨义长官司
杨之炯
杨乘
杨九乍
杨于果
杨于陵
杨云翼
杨云鹏
杨亮
杨亿
杨仆
杨以增
杨仪
杨仲弘集
杨仲良
杨伟
杨伦
杨伯起
杨伯通
杨伯雄
杨佐
杨何
杨佛嵩
loosened
loosened her tongue
loosened his tongue
loosened my tongue
loosened one's tongue
loosened our tongue
loosened someone's tongue
loosened their tongue
loosened tongue
loosened up
崇州文庙
圣德寺白塔
成都市博物馆
许燎原艺术馆
水井坊博物馆
春熙路3D魔画世界
瞳艺5D错觉艺术馆
杜甫草堂
四川省博物馆
杜甫草堂博物馆
仙本那消费高吗?
仙本那潜水推荐那个岛?
仙本那住宿贵吗?
仙本那那个海岛最大?
仙本那的珍珠岛怎么样?
仙本那邦邦岛住宿贵吗?
仙本那有哪些景点可以去?
去仙本那要注意些什么?
去仙本那签证要怎么办?
2018年仙本那住宿一晚多少钱?
郭老倌白粒丸
郭老倌刮凉粉
土匪猪肝
剁椒魔芋
红煨八宝鸡
湖南特制无骨腊肉
捆肘卷
梅山三合汤
干锅菊花牛鞭
永丰五味香干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3 12: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