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上海小刀会起义 |
释义 | 上海小刀会起义1853—1855年(咸丰三至五年)间上海人民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武装起义。小刀会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秘密团体,系天地会的支派。上海小刀会创始于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首领为刘丽川和周立春,对外以“义兴公司”名义发展革命力量。1853年8月17日(咸丰三年七月十三日)在太平天国革命影下,嘉定农民一千余人在徐耀领导下发动起义,占领县城。9月7日(八月五日)刘丽川、潘起亮率领上海小刀会起义,占领上海县城,杀死知县袁祖德,俘虏苏松太道吴健彰,建立“大明国”,刘丽川自称“统领政教招讨大元帅”,旋改国号为太平天国,宣布接受太平天国领导。刘丽川上书洪秀全,表示愿归附太平天国。义军在上海遍贴布告,痛斥清朝统治者与外国侵略者的罪行,并进占宝山、南汇、川沙、青浦等地。清政府勾结外国侵略者进行反扑。9月22日(八月二十日)嘉定失陷,周立春牺牲。小刀会退守上海县城,外国侵略军和清军加紧围攻。1855年2月17日(咸丰五年正月一日)夜,义军弃城突围,刘丽川等殉难。突出重围的义军,一部分随潘起亮加入太平军,一部分加入江西天地会起义军,一部分入海作战,还有的退到农村活动。 ![]() ![]() 上海小刀会起义上海小刀会起义是在太平天国革命影响下的一次反清武装起义。太平天国革命的胜利发展,鼓舞着各地人民的反清斗争。1853年9月7日,天地会的支派小刀会,在刘丽川领导下,在上海发动起义。小刀会占领了上海县城,杀死了上海知县袁祖德,活捉了上海道台吴健彰。小刀会起义以后,根据天地会“反清复明”的宗旨,建立了“大明国”革命政权,起义群众推刘丽川为大明国统理政教招讨大元帅。革命政权发表文告,提出“剿灭贪官,以除残暴”的口号,申明起义军的纪律,并发出“城厢内外,毋庸惊迁,士农工商,各安本业”的号召。起义的第二天,上海附近青浦、嘉定等地的农民领袖周立春又带领四千人赶来参加战斗,声势更加壮大。起义军头裹红巾,身披红带。刘丽川在占领上海、宝山后即主动与太平军联系,报请洪秀全“差官任”,自称“太平天国招讨大元帅”,用“大明太平天国”名义出布告,一律蓄长发,表示接受太平天国的领导。小刀会曾派人往天京联系,但没有结果。小刀会在上海的起义,震动了清朝统治者。江苏巡抚许乃钊从江南大营调来军队对小刀会进行反扑。上海附近各县相继失陷。小刀会坚持守卫上海城,屡挫进犯之敌。1854年2月,清政府改派吉尔杭阿为江苏巡抚,增调援军围攻上海。外国侵略者口头上表示“中立”,实际是乘机窃夺上海的海关大权,把租界变成聚集反革命力量的基地,并暗中与清政府勾结,对起义军封锁镇压。吉尔杭阿在侵略者的直接支持下,加紧围困上海城。侵略者则在上海城边修筑一堵城墙,派兵严守,截断城外农民对小刀会的支援,起义军陷入粮绝无援的境地。1855年2月,清军与法国干涉军联合攻破上海县城,刘丽川率众突围,不幸牺牲。余众部分由潘启亮率领转战到达天京,参加了太平军,另一部分出走江西,参加了当地天地会的起义。坚持斗争十七个月的上海小刀会起义失败了。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