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黄侃
释义

黄侃1886—1935

湖北蕲春人
同盟会员。著名音韵训诂学家,文学家。曾任北京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曾与刘师培创办《国故》月刊,擅音韵训诂,兼及文学,尤以填词,又善书籀篆,被称为国学大师。著有《声韵通例》、《尔雅略说》、《音略》、《文心雕龙札记》等。
幼名:绪碠
谱名:乔馨
学名:乔鼐
早字:梅君
字:禾子、季子、季刚、季康
号:刚翁、运甓、运甓生、旷处士、病禅、病蝉
自号:量守居士
笔名:不佞、乔鼐、亦陶、奇恣、奇谈、信川、盛唐山民、寄勤闲室主人、量守居士、鼎苹、鼎革、静婉、碢华
人称:黄十公子

黄侃

黄季刚先生手写日记 (台湾)学生书局1977年6月影印本368
量守庐学记(黄侃的生平和学术) 三联书店1985年8月版223页
关于黄季刚
黄季刚种种
记黄侃
黄季刚与黄际遇
黄季刚墓志铭
萧 人
卜一介
虎 思
念 遐
太 炎
经世日报1946年7月31日
和平日报1948年3月2日
*中央日报1959年11月29—30日
*联合报1964年9月5—10日
制言1935年5期,文史杂志1942年2卷
3期,太炎文录续编(五下),*革命人物
志第5集第339页,章太炎全集(五)第
259页
蕲春黄君墓表汪 东制言1936年11期,青鹤1936年4卷11
期,文史杂志1942年2卷3期
黄季刚先生轶事
黄侃先生评传
关于黄季刚先生
黄季刚先生
关于黄季刚先生
黄季刚挖苦胡適
章太炎师徒三代剪影——章太炎、黄侃、刘蹟
博通经史的黄季刚
黄季刚的故事
黄季刚师与苏曼殊的文字因缘
黄季刚先生
黄 侃(1886—1935)
楚 民
王森然
武酉山
刘太希
徐复观
易叔平
刘道平
虎 思
康 侨
潘重规
周邦道
关志昌
华光1939年1卷5期
中国公论1940年2卷4—5期
求是月刊1944年1卷5期
*大学生活1957年2卷10期
*政治评论1963年10卷3期
*艺文志1967年26期
*春秋1969年10卷4期
*湖北文献1975年35期
*中外杂志1976年19卷4期
*大成1976年28期
*中华国学1977年1卷9期
*传记文学1979年34卷5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3册第249页
谈黄侃先生的治学态度和方法
季刚先生生平及其著述
黄侃生平及其在古声韵方面的贡献
一代国学大师黄侃
冯友兰笔下的黄季刚
论黄侃先生的辞书观——读《字书编制法商榷》
的札记
殷孟伦
黄 焯
孙 洵
孙 洵
赵志邦
黄孝德
文史哲1982年1期
武汉大学学报1983年6期
文博通讯1984年6期
晋阳学刊1985年1期
*传记文学1985年47卷2期
武汉大学学报1985年6期
忆黄季刚师
黄 侃(附黄侃语言学论著目录)
新闻界名人介绍:黄侃(1886—1935)
蒲 卢
陈亚川
人物种种第107页
中国现代语言学家第3分册第59页
中国新闻年鉴(1983)第584页
黄季刚先生革命事迹记略
黄 侃
陆 敬
邵镜人
北京文史资料选编第11辑第117页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九十五辑(总
950)·同光风云录影印本第273页
黄侃小传
黄 侃(1886—1935)
黄 侃
黄 侃(1886—1935)
记辛亥首义前后的黄季刚先生
我的丈夫——国学大师黄季刚
龙榆生
周邦道
贺觉非
戴晋新
谈 瀛
黄菊英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第221页
*近代教育先进传略(初集)第197页
辛亥武昌首义人物传(上册)第118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10册第455页
武汉文史资料第4辑第150页
武汉文史资料第16辑第175页

黄季刚先生杂忆
忆黄季刚老师
北大感旧录(2)——黄季刚
黄侃小传
南社社友事略:黄季刚
黄 侃
杨伯峻
程千帆
周作人
胡朴安
郑逸梅
学林漫录第2集第18页
学林漫录第8集第18页
*知堂回想录第480页
南社丛选第8册诗选第6卷第24页
南社丛谈第248页
*革命人物志第5集第336页
黄季刚先生对革命与国学的卓越贡献
黄季刚先生之革命与治学简述
黄季刚先生对革命的贡献
刘师培和黄侃
艾毓英
潘新藻
刘季友
陶菊隐
湖北文史资料第12辑第196页
湖北文史资料第12辑第210页
湖北文史资料第12辑第217页
筹安会“六君子”传第122页

黄侃

黄季刚墓志铭
蕲春黄君墓表
章炳麟
汪 东
广清碑传集第二十卷第1426页
民国人物碑传集第517页

黄侃1886——1935

字季剛,正名喬馨,字梅君,又字禾子、季子、季康、號運甓,别署病蟬、病禪、剛翁、運甓生、曠處士, 筆名不佞、𦆈華、 鼎蘋、 喬鼐、奇恣、奇談、信川、静婉、盛唐山民,自號量守居士,湖北蘄春人,1886年 (清光緒十二年) 生。幼年讀千字文、說文解字。1903年考入湖北文普通中學堂,因倡言革命,被開除學籍,遂東渡日本。1904年回國,曾在河南依江翰作教師,後再赴日本。加入中國同盟會。1908年回國,未幾再赴日本。1910年回國,仍在河南教書。1911年武昌起義,即赴武昌、旋返蘄春,組織地方義軍,因漢口戰事失利乃去九江。1913年12月,直隸都督趙秉鈞任爲秘書長。1914年2月,任北京大學文科教授。1919年辭去北大教授; 9月改任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國文教授。 1923年7月,任佛教暑期講習會講員。1926年歷任東北大學、金陵大學國文教授,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1932年1月,應聘爲國難會議會員。1935年10月8日在南京逝世。年49歲。著有《三體通論》、《聲類目》、《文心雕龍札記》、《黄季剛先生遺著專號》、《爾雅正名評》、《日知録校記》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21: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