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吕陶 |
释义 | 吕陶(1027—1103)北宋成都(今属四川)人,字元钧,号净德。皇祐进士。熙宁三年(1070)举制科,为蜀州通判,知彭州。因反对在蜀榷茶,被劾沮败新法,责监怀安军商税。哲宗即位,擢殿中侍御史,首进邪正之辨,劾新党宰执蔡確、韩缜、章惇、张璪等,又论保甲、青苗法皆当废除。迁左司谏,历京西、梓州、成都府路转运副使,累官中书舍人。使辽还,进给事中。哲宗亲政,出知陈州等地,坐元祐党夺职,责衡州居住。徽宗即位,起知邛州、梓州,致仕。著有《净德集》。 吕陶(1031—1107)宋政论家、文学家。字元钧,号净德。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仁宗皇祐中进士,调铜梁县令,知太原寿阳县。神宗熙宁间复登制科。上策陈王安石新法之弊,谪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年初,擢殿中侍御史,上疏论蔡確、韩缜、章惇等人之奸,迁左谏议,继出为梓州、淮西、成都路转运副使。入拜右司郎中、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又以集贤院学士知陈州、潞州。后入元祐党籍,夺职,再贬库部员外郎。徽宗时,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陶秉性抗直,遇事敢言,以政论文著称。《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所上奏议类皆畅达剀切,洞悉事机”,并以为可“以贾谊比之”。其诗文亦典雅可观。有《净德集》三十八卷传世。生平事迹见《宋史》卷三四六。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