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吕不韦 |
释义 | ![]() ![]() 吕不韦(?—前235)战国末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曾至韩国阳翟(今河南禹州)经商,“家累千金”。常往返于赵国邯郸与秦国咸阳之间。在邯郸结识为质于赵的秦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认为“奇货可居”,遂弃商从政,数次入秦游说华阳夫人,促使秦孝文王(即安国君)立子楚为太子。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子楚继位,他被任为相国,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史记·吕不韦列传》),“食蓝田十二县”(《战国策》),并在燕、赵之间也有封邑。曾帅师击败东周与诸侯的联合进攻,灭了东周。秦王政立,他继任相国,号称“仲父”。决策和指挥了一系列的军事进攻,取得胜利。秦始皇三年(前244),攻取韩、魏地,威震山东各国。秦始皇六年,击退韩、魏、赵、卫、楚五国联军,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基础。有家僮万人,门下宾客三千。曾召集宾客,“兼儒墨,合名法”,辑合百家九流之说,于秦始皇八年,编成《吕氏春秋》,大体上反映了吕不韦的哲学思想。秦始皇十年,被免相,出居封地河南(今河南洛阳),一年后,迁往蜀郡,于途中饮鸩自尽。 吕不韦 ?—前235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原为阳翟(今河南禹县)大商人。他来往各地,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积累起了千金的财产。 秦昭王四十年(前267)太子死了。到四十二年(前265),秦昭王把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其中子楚是他排行居中的儿子;而子楚的母亲叫夏姬,得不到宠爱。子楚就被派到赵国去做人质。子楚是秦王的卑贱孙子,在别国做人质生活颇为困窘,而且很不得意。恰逢吕不韦做生意来到了邯郸,见到了子楚,觉得他可怜,想道:这是件稀有的货物,值得顿积起来。于是吕不韦去看望子楚,对他进行游说道:我能将您的门第高大起来。子楚笑道:暂且还是张大您自己的门第吧,却说要张大我的门第!吕不韦道:您不懂得呵,我的门第要等您的门第高大了,才能高大起来。子楚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就让吕不韦靠近自己坐下,和他秘密地深谈起来。吕不韦说:秦王老了,安国君被立作太子。我所说安国君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嫡子的,就只有华阳夫人。如今你们兄弟二十多人,您又列居中间,不太受宠爱,长时间在国外做人质。如果大王逝世,安国君继位为王,那么您就没有希望和长兄,以及早晚侍奉在父亲眼前的兄弟们竞争太子了。为此吕不韦给子楚出主意,并给他大量金钱到京城去贿赂华阳夫人,吕不韦趁机让华阳夫人下决心拔举子楚立为嫡子,作亲儿子。这样丈夫在,就更为尊贵,丈夫死了,所认为的儿子继位为王,始终不会失去权势。华阳夫人认为这个主意对,就说服了安国君,并立了凭证,约定了楚作嫡子。子楚即位(即庄襄王),吕不韦被任为相国,封文信侯。庄襄亡卒,秦王政幼年即位,吕不韦继任相国,被称为“仲父”。食邑有蓝田(今陕西蓝田西)十二县、河南洛阳十万户。又利用燕、赵之间的矛盾,取得燕所献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城作为封邑。他执政秦相国期间,攻取周、赵、魏的土地,建立三川、太原、东郡。门下有宾客三千,家僮万人。曾命令宾客编著《吕氏春秋》,汇合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有杂家之称。秦王政亲理政务后,被免职,出居封地河南,不久被迁往蜀郡,忧惧自杀。(汉书·艺文志》杂家有《吕氏春秋》二十篇,今存。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