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郭紹虞 |
释义 | 郭紹虞1893——1984原名希汾,字紹虞,江蘇蘇州人,1893年 (清光緒十九年) 生。幼年入蒙養義塾。1909年任書局校對。1910年入蘇州中等工業學校。1911年武昌起義後輟學,任記者,其後在上海商務印書馆所屬尚公小學任教員。1915年任上海進步書局编輯。1916年任啓秀女中教員並兼東亞體育學校教席。1919年夏,至北京,爲《晨報》副刊撰文,並在北京大學旁聽,加入新潮社。1919年元旦創刊《新刊》月刊。1920年12月,與周作人等發起組織文學研究會。改任福州協和大學教授兼系主任。1922年後,歷任開封中州大學、武昌第四中山大學文科教授。1927年赴北平,任燕京大學國文系教授,並曾兼任系主任及研究院導師,北平大學女子師範學院教授。1942年至1949年在上海開明書店任編輯,其間先後在上海復旦大學、之江大學、光華大學、同濟大學任中文系教授兼主任。1949年初,參加大學教授聯誼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同濟大學文法學院院長。該院併入復旦大學後,任中文系教授兼主任。1950年先後兼任華東軍政委員會監察委員,上海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兼書記處書記、上海作家協會文學研究所所長、上海語文協會副主席等職。第一至第五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後任復旦大學文學研究室主任兼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任中國作家協會第二届理事。晚年歷任復旦大學文學研究室主任,中國古典文學理論研究會主席,《辭海》编輯委員,上海市政協委員等職。1980年3月,漢字現代化研究會在北京成立,任名譽會長。1984年6月22日在上海病逝。終年91歲。著有《諺語的研究》、《中國語辭之彈性作用》、《漢語語法修辭新探》、《語言中方名之虚義》、《中國語詞的聲音美》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