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趙壽山 |
释义 | 趙壽山1894——1965原名生齡,陝西鄠縣 (今户縣)人,1894年 (清光緒二十年) 生。幼年在家務農。9歲入私塾。1909年考入陝西陸軍小學。1911年辛亥革命後,入西北大學預科,後轉入陝西陸軍測量學校。1913年秋,任陝西陸軍測量局謝量員。1917年秋,任陝西靖國軍司令部科員。1919年赴北京,任馮玉祥陸軍第十六混成旅上尉參謀兼教導團學兵團地形教官。1921年任少校參謀。1924年春,入楊虎城部,歷任教導隊排長、隊副、軍事教官等職; 同年冬,教導隊擴編為教導營,駐耀縣、任第二中隊長、教導營營長等職。1926年11月,楊虎城部改編為國民聯軍第十軍,任第十軍第二師混成團團長。1927年5月,楊虎城部隨馮玉祥參加北伐戰争,留陝西渭北地區,任補充團團長。1928年秋,與楊虎城部合併,改編爲暫編第二十一師,任第七團團長。1930年4月,中原大戰,楊虎城為第十七路軍總指揮,參加對馮、閻作戰,任南陽後方留守司令; 同年11月,任第十七路軍第十七師五十一旅旅長; 12月奉命進駐漢中,並任漢中綏靖區司令。1935年10月,離開陝西去北平,後去上海,與楊明軒等接觸,深受影響。1936年2月,授陸軍少將; 10月回陝西,向楊虎城提出《抗日建議書》,主張聯共抗日; 12月西安事變前,兼任陝西省會公安局局長,未幾楊虎城又任命爲渭北警備司令,12月12日,西安成立抗日聯軍臨時西北軍事委員會,任教育廳廳長。事變後,楊部第十七路軍改編爲第三十八軍,任第十七師師長。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奉命開赴華北抗日前线; 同年底,第十七師先後在洪同縣及晉東南長治等地開展游擊戰。1938年秋,第十七路軍改編為第三十八軍、九十六軍,任第三十八軍軍長; 同年冬,接受中國共產黨主張,在茅津渡舉辦訓練班,自任班主任。194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3年冬,調重慶國民黨中央訓練團受訓。1944年3月,調至甘肅武威,任第三集團軍總司令。1946年11月,免去第三集團軍總司令職務後,去上海,施赴北平、天津。1947年3月,進入晉冀魯豫根據地; 7月6日發表通電,宣告起義。1948年1月,被任命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副司令員,並參加前敵總指揮部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任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席和陝西省省長。1954年至1959年和1964年先後當選爲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第二届、第三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1956年當選爲中國共産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59年和1964年先後當選為國防委員會委員。1965年6月20日在北京病逝。終年71歲。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