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薛覺先 |
释义 | 薛覺先1903——1956原名作梅,號平海、平愷、化名章非,藝名覺先,廣東顺德人,1903年 (清光緒二十九年) 生於香港。幼年随父讀書,後入聖保羅英文書院,喪父後輟學,爲藥店賣藥,後受雇於九龍英商經营之绍昌皮廠。1921年拜新少華爲師,随師加入環球樂粤劇班學藝,後從著名演員朱次伯上臺,飾書僮。朱次伯在廣州被刺身死,随新少華加入香港人壽年劇團,任第二丑角,並被該團名演員千里駒收入徒弟。不久,香港梨園樂劇團班主靓少華聘爲正印丑生。在該團日演丑生、夜演小生,得觀衆好評。1925年避居上海,化名章非,組織非非影片公司,自任經理兼導演。1927年回廣州,值大羅天劇團改組,劉蔭蓀力邀加入,並將大羅天易名爲覺先聲劇團,任班主。1933年遷居上海,組織南方影片公司,與邵醉翁之天一影片公司合作,開拍粤語有聲片《白金龍》。1934年编導《歌臺艷史》。在滬虹口明珠戲院,演《秦淮月》一劇時,突遭凶徒用石灰粉向雙眼撒去,就醫八月始愈。1936年初,離滬返港,居於覺廬;8月應新加坡邵氏兄弟公司之邀,率覺先聲劇團至新加坡演出; 年底返港,自组南粤影片公司,任經理兼编導。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仍留港演出《不如歸》、《哭墳》、《咬碎寒關月》等。1942年5月,逃離香港,潛往廣州灣,後率領覺先聲劇團至廣西玉林、梧州、桂林、柳州等地演出。1945年抗戰勝利,重返香港,收林家聲爲徒,爲薛派傳人。1954年春,由港返穗,常至各地演出; 12月任政協第二届全國委員會委員,並歷任中國民主同盟廣州市委員會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廣州分會副主席,廣東粤劇團藝術委員會主任委員。1956年10月30日在廣州演出《花染狀元紅》時,突患腦溢血,延至31日病逝。年53歲。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