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坐班房记 “大胆假设”与胡适其人 胡适传略 胡适家世源流 胡适与“好人政府” 论胡适对新文学的贡献 新文化运动中胡适的科学观 五十年前胡适的日记(一)——纪念胡适之先生 逝世二十五周年 | 阿 黄 冯 并 耿云志 颜 非等 李 明 宋剑华 青 原 胡 适遗稿 本刊 资料室 | 名人传记1986年6期 群言1987年1期 晋阳学刊1987年1期 徽州师专学报1987年1期 百科知识1987年1期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1期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1期 *传记文学1987年50卷2—4期 |
一篇从未发表过的胡适遗稿 胡适时代·卷土重来(讲稿大纲)——胡适先生 逝世廿五周年纪念讲演会讲稿之一 | 傅安明 唐德刚 | *传记文学1987年50卷3期 *传记文学1987年50卷3期 |
胡适对两广“六一事变”也有熄火之功 我保存的两件胡适手迹 胡适之先生给我的十四封信(上) 胡适与饶毓泰 胡适风格(特论态度与方法)——胡适先生逝世 廿五周年纪念讲演会讲稿之二 | 李若松 夏志清 吴大猷 郑仁佳 周策纵 | *传记文学1987年50卷3期 *传记文学1987年51卷2期 *传记文学1987年51卷6期 *传记文学1987年51卷6期 *传记文学1987年50卷3期 |
胡适、陈独秀、鲁迅——五四回想之三 论胡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胡适禅家史研究平议 “五四”时期胡适的社会改良主义述评 试谈研究和评价胡适中存在的问题——兼谈如 何研究与评价历史人物 | 李泽厚 吴芳和 楼宇烈 刘家宾 刘家宾 | 福建论坛1987年2期 江淮论坛1987年2期 北京大学学报1987年3期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3期 山东师大学报1987年3期 |
一代宗师与资料工作——读《胡适口述自传》有 感 | 闻继宁 | 情报资料工作1987年3期 |
胡传之死及胡适的态度 胡适的中西文化观简评 胡适父亲胡传之死及其他 闲话胡适(2、3) 胡适与溥仪 论胡适接编后《每周评论》的政治方向 春风难逾礼教关——胡适的婚姻与爱情(上、 下) | 石原皋 沈 寂 杜蒸民 房列曙 戚其章 石原皋 黄艾仁 张德旺 李晚成 | 安徽师大学报1987年4期 安徽师大学报1987年4期 安徽史学1987年4期 艺谭1987年5、6期 艺谭1987年5期 北方论丛1987年5期 现代家庭1987年6、7期 |
论胡适的文艺美学思想 五四时期胡适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评议 胡适的晚年 浅论胡适的研究方法 新旧交替时期两位文人的探讨——张元济、胡 适往来信札谈起 | 宋剑华 欧阳哲生 周尊攘 艾 瑛 (新西兰)宋曼英 著 | 江淮论坛1987年6期 求索1987年6期 文汇月刊1987年10期 社会科学评论1987年12期 出版史料1988年1—4期 |
胡适全盘西化论述评 胡适与白话文学运动 胡适与文学革命运动——纪念“五·四”文学革 命运动七十周年 | 王荣科 李 庆 叶 由 | 学术界1988年1期 安徽大学学报1988年1期 南京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1期 |
胡适与整理国故 评胡适的禅宗史研究 对《胡适家世源流》的一点辨析 胡适与婺源历史上的回皖运动 胡适政治评论之我见 三十年代胡适政治主张的变迁 学者大使胡适 一九四九年以后的胡适 重评胡适 | 刘筱江 潘桂明 徐子超 杨 浩 胡 晓 周玉和 耿云志 刘坤生 欧阳哲生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1期 安徽大学学报1988年1期 徽州师专学报1988年2期 徽州社会科学1988年2期 徽州社会科学1988年2期 东北师大学报1988年2期 民国春秋1988年2期 华文文学1988年2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