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石友三 | ||||||||||||||||||
释义 | 石友三1891—1940吉林长春人(一说河北睱鹿人) 石友三1891—1940字汉章,吉林长春人。行伍出身。初为冯玉祥部将领。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五军军长。北伐后,石部缩编为第二十四师,任师长。1929年叛冯投蒋,被蒋介石委为安徽省政府主席。同年12月,石率部南下抵浦口时,与蒋决裂,发炮轰击南京。1930年春投冯,被委为第四方面军总司令、山东省政府主席,参与中原大战。旋又通电拥蒋,被委为十三路总指挥。1931年又参与反蒋, 7月在河北邢台就任广州政府所委第五路集团军总司令。后在东北军和蒋军夹击下失败。1932年与日本特务头子勾结,组织伪军。1933年被国民党政府改编为河北战区保安队。1936年任冀北保安司令。1938年任冀察战区副司令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进攻八路军。1939年任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1940年图谋公开投降日本。同年12月被其部下活埋。石反复无常,嗜杀成性,有“倒戈将军”和“石阎王”之称。 石友三
石友三
石友三1891——1940字漢章,吉林農安人,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生。初入陸軍第三鎮吴佩孚營當兵,1912年入左路備補軍馮玉祥營當馬夫。1918年7月,任陸軍步兵少校。1919年任陸軍第十六混成旅學兵營營營長。1920年7月,任該旅步兵第三團第二營營長。1921年8月,馮玉祥督陝時,任督署衛隊團營長。1922年12月,加陸軍步兵中校銜。1923年8月,升任陸軍步兵中校。1924年2月,任陸軍第八混成旅步兵第一團團長,後升任旅長,駐防綏遠。1925年7月,授陸軍少將; 9月加陸軍中將衡,後代理綏遠都統,又任西北陸軍第六師師長。1926年4月授陸軍中將,旋任第六軍司令官。西北軍戰敗西撤時投閻錫山; 9月又回馮玉祥部任國民軍第五路軍總指揮。 1927年任第二集團軍第五軍軍長。 1928年3月任國民政府軍委會委員。北伐後整軍,於同年10月,任第二集團軍整编第五師師長,旋改任陸軍第二十四師師長;11月兼任河南省政府委員。1929年5月,與韓復榘等率部投入國民政府,仍兼任討逆軍第十三路總指揮; 10月改任安徽省政府委員兼省主席。1930年1月,免安徽省政府委員兼省主席,調任河南清鄉總指揮。其後再投馮玉祥,任第四方面軍總司令及山東省政府主席。中原大戰失敗後,又復任為十三路總指揮,受張學良節制。1931年7月,又與粤桂聯合反對國民政府,所部六萬人被擊溃後,隻身逃往德州,寄居濟南韓復榘山東省府内。1932年潛往天津,後得日軍之助,在冀東組織偽軍。1933年被改編爲河北戰區保安隊,駐冀東玉田一帶。1936年宋哲元委任為冀北保安司令,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抗日戰争爆發後,任陸軍第一八一師師長。1938年升陸軍第六十九軍軍長,後兼任第十軍團長; 同年9月,兼任山東省政府委員。1939年1月,兼任察哈爾省政府委員及省主度; 2月任察哈爾全省保安司令,又兼任察哈爾游擊總司令。1940年初,任第三十九集團軍總司令; 同年2月,被八路軍冀南部隊打擊後,率殘部逃至濮陽,後又派石友信和參議黄廣源在開封與日本駐軍司令佐佐木簽訂“防共協定”,與日軍實行“聯防”。1940年12月1日以通敵罪被其部將高樹勛派人勒殺。年49歲。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