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泉(1865—1936)
晚清民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本名全福,一作泉福。沈寿林三子,吕双全弟子。出身苏州昆曲小堂名。初为大雅昆班小生,工黑衣生,兼擅冠生、雉尾生、巾生等,熟悉生旦净末丑诸行当,亦善笛。能戏最多,为全福班后期台柱之一,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于苏州聚福茶园演出,又赴上海春桂茶园与陆寿庆演出全本《牡丹亭》等,宣统三年(1911 年)于文明大舞台与沈全珍等合演《云中凤》《大兴梁山》《收关胜》等。后曾搭吟凤昆班流转江湖。1921 年全福班散后,于苏州昆剧传习所执教,会教、肯教、乐教,被尊为“大先生”,弟子有周传瑛、顾传玠等,穆藕初、俞振飞亦得其指授。后常于锲集等曲社拍曲,厘订曲谱,搜集唱本,保存昆剧许多传统剧目应为首功。另擅演《荆钗记·见娘》《连环记·梳妆、掷戟》《惊鸿记·吟诗、脱靴》《彩楼记·拾柴、泼粥》《永团圆·击鼓、堂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