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汪笑儂
释义

汪笑儂1858——1918

原名德克津,又作德克金,字俊清, 後改名, 字舜人、 仰天、 號孝農,别署伶隱、紅光、笑儂、竹天農人,滿族,1858年 (清咸豐八年)生。1874年中秀才。1879年已卯科舉人。後納貲爲知縣。曾任河南太康縣知縣,被劾罷職。自是絶意仕途,隱身于伶,往來京津,演唱京戲老生。1910年任山東省戲劇改良所所長。1912年任天津正樂育化社 (伶界聯合會) 副會長。1914年辭去天津伶職。晚年在上海演出。以清政府腐敗,屈辱媚外,憤而自編新戲加以諷刺,所著《黨人碑》、《博浪椎》、《獻地圖》、《駡閻羅》、《桃花扇》等劇,皆有爲而發。辛亥革命後,所演《受禪臺》、《哭祖廟》、《煤山恨》等劇,主題皆系寫帝王末路,其中不無故國之思。1918年10月27日在上海逝世。終年60歲。有《汪笑儂戲曲集》出版。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