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释义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这是沙俄勾结法、德压迫日本归还辽东半岛的事件。甲午战争刚结束,列强在瓜分中国问题上的争斗就开始了。其中,沙俄是最早向中国伸出魔爪的。还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俄国资产阶级就主张利用中日战争的大好时机,“干净利落地解决中国问题,由欧洲有关的几个主要国家加以瓜分”。《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除割占台湾省外,还要割去辽东半岛,这就对企图独霸中国东北的沙俄产生了直接威胁。于是,它纠集德、法两国对辽东半岛问题进行干涉。1895年4月23日,即《马关条约》签订的第六天,三国驻日公使奉本国政府训令,分别照会日本政府,“劝告”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给中国。同时,三国军舰纷纷出动,游弋日本海面;俄军六万集结于海参崴,以武力威胁日本。面对三国的突然干涉,日本急忙争取英、美支持,以牵制三国。但英、美此时不愿为日本的利益冒战争的危险,也不愿见日本在华势力过于膨胀,都劝告日本对三国让步。日本的希望落空,自知无力与三国同时作战,最后决定“实行‘对俄、德、法三国完全让步,但对中国一步不让’的政策”。4月30日,日本通知三国,表示愿意“放弃永远占有辽东半岛”,惟须“作偿金之担保”。三国议定,清政府交付“偿金”三千万两后,三个月内日军全部撤出辽东半岛。11月8日,中日两国签订《交还奉天省南边地方条约》,规定:清政府在11月16日前交付日本三千万两白银,作为退还辽东半岛的“报酬”;款项交清后三个月,日军全部撤出辽东半岛。“还辽”问题,就这样解决了。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暴露了列强在中国的矛盾,也暴露了沙俄妄图独霸中国东北的野心。此后,俄、法、德以清政府恩人自居,争相索取铁路、矿产等特权,并强行租借军港,划分势力范围。沙俄更乘机扩大在东北的侵略势力。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5: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