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杨刚 | ||||||||||||||||||||||||||||||||||||||||||
释义 | 杨刚1905—1957;女原籍湖北沔阳,生于江西萍乡。 杨刚
杨刚
杨刚1905——1957原名季徽,又名杨繽,筆名楊刚,女,湖北沔陽人,1905年 (清光绪三十一年) 生於江西萍鄉。1928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學英文系。1930年加入中国共產黨。次年,因参加五一劳動節游行被捕。獲釋後與中共失去聯繫。1932年由燕京大學畢業後從事寫作活動。曾參與北方左翼作家聯盟之創建工作。1938年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9月,到香港接编香港版《大公報》文藝副刊任主编。1941年太平洋戰争爆發後,赴桂林,任桂林版《大公報》文藝副刊主编。1942年秋,以《大公報》記者赴福建、浙江、江西等省進行戰地采訪。1943年赴重慶,利用《大公報》编輯、記者身份同美國駐華使馆人員和美國記者聯繫。1944年赴美國留學,入萊德克列夫女子學院學習,兼任《大公報》駐美記者,1948年回国,繼續在香港《大公報》工作。1949年去天津主持《進步日報》。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後,歷任外交部政策委員會主任秘書,周恩來辦公室主任秘書,中共中央宣傳部国際宣傳處主任,《人民日報》副總编輯等,並當選為第一届全國人大代表和中共第八次代表大會代表。1957年10月7月因車禍造成脑震蕩後遺症逝世。年52歲。著有《公孫鞅》、《桓秀外傳》、《東南行》等。出版有《楊剛文集》。 杨刚清吴江(今江苏苏州)松陵人。字柔之,一字鹤街,号毅堂。赵浚孙,杨澥父。监生。少孤贫,侍母有孝名。年十六徒步千里赴北方,将兄桂生归葬。好金石,工篆刻。与钱大昕、鲍廷博游,嘉庆中卒。著有《墨渖存余》。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