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施嘉干 |
释义 | 施嘉干1896—1975原籍江苏吴县 施嘉干施嘉干先生在京逝世 光明日报1975年2月1日 施嘉干施嘉干(1896—1975) 京 声 溪 泉 新中国名人录第297页 施嘉干(1896—1975)近现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原名衍林。1918 年交通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土木工科毕业。后留任助教,并当选唐山校友会第一届副会长。次年供职于上海美商慎昌洋行,又任华丰厂工程师。1920年赴美国留学,获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科硕士学位。后在美国桥梁及房产建筑公司实习,并参加美国钱币学会。1924 年归国,加入中国工程学会。历任沪宁、沪杭甬铁路局地产科科长、总务处处长。1928 年通过上海特别市工务局建筑师、工程师登记,任铁道部技正,宁沪杭铁路特别党部筹备委员、常务委员,代理两路铁路局局长。次年以路局秘书兼两路材料处协办、材料总管事务,兼任永华制漆公司董事。义务主持苏州甪直保圣寺唐代塑像修复工程三年。后任大昌建筑无限公司经理,1934 年与李静芳合作增资扩充业务,并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曾设计上海中国银行总库及办公大楼,荣氏上海纱厂、面粉厂,浙赣铁路南昌梁家渡大桥、抚河支流大桥,上海炮台湾深水上煤码头等工程。抗战爆发后内迁昆明,为资源委员会建厂。1939 年与大理白族实业家董澄农及云南省财政厅合资创办大成实业公司,任副董事长兼协理,建设嘉农面粉厂、新成炼油厂、利工电石厂等。1946 年赴美国考察工业,后供职于新华顾问工程师事务所。1952 年参加纺织工业部工作,曾任设计公司土建组大组长、基建司总工程师。1956年任建工部设计局总工程师,后任建筑科学研究院技术顾问等。为国家科委建筑工程组成员、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在山西经纬纺织机械厂、郑州国棉厂设计工作中创造性地采用锯齿三角架结构形式,在国内较早地实现了全部预制装配化。精于钱币收藏与研究,所藏机制银币为国内翘楚,卒后捐赠于上海博物馆,汇编为《施嘉干先生旧藏中外钱币》。曾与陶逸钟、王华彬合作审编《英汉土木工程词汇》,自行编译《板桩墙与地下连续墙》。著有《金碧余墨》《双向拱顶应用概要》《多孔性土的理论与经验》《中国近代铸币汇考》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