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Shé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内蒙古之乌海、甘肃之舟曲、山西之太原、河北之蔚县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常列切。此出西河。宋为大姓,世守麟,犹古诸侯。” ❷《姓氏考略》注云:“出(自)匈奴,折兰王之后。支孙有折氏、兰氏。” ❸《中国姓氏大全》称:“东汉有折象(亦作析象),其祖先封为折侯,因以为氏。”折象之先为张江,封折侯。曾孙国为玉林太守,徙居广汉,子孙遂以折为氏。(按:《姓氏辨误》云:“析属弘农郡,字从‘木’,不从‘扌’。今《汉书·析象传》,刊本皆误作‘折’”。)又,“折象”之“折”,《汉语大字典》音zhé。 西秦有折斐;五代后周有折从阮;宋代有折惟昌。
折Zhé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景县,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运城、太原、长治等地有分布。汉族、古羌族、古匈奴族有此姓。《汉语大字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源不一: ❶或为张姓所改。汉代有折象,《后汉书·方求传》 载: “折象,字伯式,广汉雒人,其先张江者,封折侯,……因封氏焉。” 《郑通志·氏族略》则称:“折氏望出河西,宋为大姓,世守麟州,犹古诸侯。” ❷或出自古匈奴族,《姓氏考略》 注云: “出匈奴折兰王之后,支孙有折氏、兰氏。” ❸或为古羌族人姓,由复姓莫折氏所改。见 《中国人的姓名·羌族》。 一音shé,亦现行姓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