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戚继光1528—1587
戚继光 明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家贫,好读书。初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调浙江,充参将防御倭寇。他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民风慓悍,遂召募农民矿工三千人,教以刺击法及阵法,称“戚家军”。四十年,倭寇袭台州,他领兵邀击,九战皆捷,浙东遂平。四十一年,倭寇大举犯福建,他率军往援,先攻宁德海上横屿贼寇,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四十二年再援福建,破敌于平海,代俞大猷为总兵官。四十三年、四十四年再与俞大猷在福建、广东剿灭余寇。隆庆二年(1568年)以都督同知总督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旋被任为右都督、总兵官,镇守蓟州、永平等处。他在塞上建敌台一千余座,台高五丈,三层,每台守兵百人。在镇十六年,俺答等不敢犯蓟门。次功加太子少保,世称“戚少保”。他号令严,赏罚信,士卒均肯用命;对练兵、治械、防边、阵图等均有创见。张居正死,朝中无可依赖,遂被排挤调广东,年余谢病罢归。著有《纪效新书》、《练兵纪实》、《止止堂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