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三三制
释义

三三制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的人员分配上所采取的政策。根据这一政策,政权机构人员的分配是:共产党员(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及其他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大体各占三分之一。在最下级政权中,人员分配比例可作某些变动,以防范豪绅地主把持政权。这项政策使中国共产党能够通过在政权机构中占三分之一的共产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政策,实现党的领导;通过占三分之一的党外左派进步分子,联合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又通过占三分之一的中间派,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因此按“三三制”原则建立起来的政权,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反动派的专政。它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政权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具体表现。自1941年起,各个解放区政权开始实行这一政策。“三三制”政策的实施,团结了各个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势力,孤立了国民党顽固派,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2: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