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兵之胜败,本之于政西汉刘安用语。语出《淮南子·兵略训》。意为政治是军事之本,正义战争必胜。作者继承《孙子兵法》,并从民本观出发,认为:“兵之所以强者,民也”,“兵之胜败,本在于政。政胜其民,下附其上,则兵强矣;民胜其政,下畔其上,则兵弱矣。故德义足以怀天下之民,事业足以当天下之急,选举足以得贤士之心,谋虑足以知强弱之势,此必胜之本也。地广人众,不足以为强;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为存政者,虽小必存;为亡政者,虽大必亡。”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政治的功能,“制胜于未战,而诸侯服其威,内政治也”。还明确主张“善为政者积其德”,“德积而民可用”(同上),并在《本经训》中指出:“用兵有术矣,而义为本。本立而道行,本伤而道废。”作者认为,战争的目的是“废不义而复有德”,因此,“兵失道而弱,得道而强;将失道而拙,得道而工;国得道而存,失道而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