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唐武宗 |
释义 | 唐武宗814—846即李炎,初名(chan)。穆宗子。唐代皇帝。公元840—846年在位。长庆元年(821年)被封为颖王。文宗死,他被宦官仇士良等拥立。即位后,召入淮南节度使李德裕,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门下侍郎。采用李德裕建议,改变以宦官监军干预将帅行动的作法。会昌三年(843年)解除优士良大权。次年仇士良死,下令没收其家产。同年,昭义节度使刘稹继立,他接受李德裕的意见,力排众议,讨伐刘稹,第二年收复邢、洺、磁三州。会昌三年,他还听从李德裕谋划,在分化回鹘的前提下,派兵大破回鹘乌介可汗部,任命回鹘贵族温没斯为归义军军使,边塞得以暂时安宁。会昌五年下令禁佛,痛斥佛教“劳人力于土木之功,夺人利于金宝之饰”,令僧尼二十六万多人还俗,拆寺庙四千六百余所,收良田数千万顷,收奴婢十万余人,并为税户。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