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吕超 | |||
释义 | 吕超1890—1952四川宜宾人 吕超吕 超 马宣伟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19辑第42页 吕超
吕超1890——1952字漢群,祖籍湖南,後入籍四川宜賓,1890年 (清光緒十六年)生。幼年入宜賓私塾,後赴成都入四川陸軍小學堂 (第一期)。1909年畢業,繼赴南京入陸軍第四中學。加入中國同盟會。1910年春,入保定軍校入伍生隊學習。辛亥武昌起義爆發後,離保定参加革命,先赴上海見陳其美商定往北方進行革命活動。後赴北京與李石曾等成立同盟會京津分會,任軍事部部長。1912年1月,運動毅軍及曹錕第三師官兵参加革命; 5月回四川,在宜昌與馮中興成立川軍第五師第二團,任副團長兼第一營營長。1913年初,任第二團團長。二次革命爆發後,被派赴重慶,任龍光旅第一支隊隊長。二次革命失敗後,逃亡上海,後赴日本。1914年加入中華革命黨; 同年秋,孫中山委為中華革命軍川南區司令; 12月回國以中華革命軍川南司令名義舉兵起義。1916年1月,熊克武將吕部编為兩個支隊,吕為第二支隊隊長。護國戰争後,任第五師十八團團長。1918年初,熊克武任四川靖國軍總司令,起兵討四川督軍劉存厚; 2月吕率部攻入成都,趕走劉存厚,孫中山電委為成都衛戍總司令兼暂行代理四川督軍,未就,推熊克武擔任,呂任第五師师長。 1920年4月, 唐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