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坤1536—1618明学者。字叔简,又字心吾或新吾,宁陵(今属河南)人。一作“李坤”。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授襄垣知县。历官至刑部左、右侍郎。他感到当时天下已是“民心如实炮,捻一点而烈焰震灭;国势如溃瓜,手一动而流液满地矣”。万历二十五年五月上疏陈天下安危,抨击时政腐败,“数年以来寿宫之费几百万,织造之费几百万,……今大工、采木费又几百万矣”,而百姓“冻骨无兼衣,饥肠不再食”,“无岁不灾,催科如故”。他的哲学见解尤为突出。反对宋明理学家将“道”、“器”、“气”、“理”分开和“理在气先”的学说,认为“道器非两物,理气非两件,成象成形者器,所以然者道;生物成物者气,所以然者理”,“天地万物只是一气聚散,更无别个”。斥方巾阔袖的道学先生为“腐”为“伪”,认定“建立事功”才是真学问。反对有神论,指出人“呼吸一过,万古无轮回之时;形神一离,千年无再生之我”。不能完全摆脱道学的传统束缚是其局限。认为“举世都是我心,去了这我心,便是四通八达,六合内外无一些界限”。著有《呻吟集》、《去伪斋文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