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丁日昌
释义 丁日昌(1823—1882)清广东丰顺人,字禹生,又作雨生。贡生出身。咸丰九年(1859)任江西万安知县,善平冤狱,革除弊政。后入曾国藩幕。同治二年(1863)被李鸿章调至上海筹办机器局,荐容闳赴美购置机器。四年授苏松太道,协助李鸿章办理洋务,兼任江南制造局总办。调两淮盐运使,整顿盐政,禁私贩、纠贪吏。六年任江苏布政使,次年升江苏巡抚。光绪元年(1875)任福建巡抚,主持福州船政局。赴台湾视察,广设义学,拟筑铁路,开矿产,造船械,以开发台湾。五年加总督衔,会办南洋海防,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购报译书,力求新政。喜藏书,撰《持静斋书目》。有《抚吴公牍》,今人辑有《丁禹生政书》。
丁日昌(1823—1882)近代诗人。字禹生,又作雨生。广东丰顺人。贡生。历官万安知县,苏松太道,江苏、福建巡抚。曾入曾国藩幕府,受其赏识,同治二年(1863)调沪督造军火,介绍容闳赴美购买机器。在苏松太道任内,协助曾国藩、李鸿章发展洋务,推荐唐廷枢开办开平煤矿和轮船招商局。好藏书。所为诗与莫友芝气味相投。屈向邦《粤东诗话》称其所作“雅淡朴淳,诗情甚挚”。著有《百兰山馆古今体诗》、《百兰山馆词》、《抚吴公牍》。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四八、《清史列传》卷五五。

丁日昌  1823—1882

字禹生,广东丰顺人。早年以廪贡生办理乡团,后选为琼州府学训导,因功叙知县。李鸿章在上海治军时,调他主持机器局工作,因有功升任知府。后又任苏松太道。当时李鸿章倚靠他处理外交事务,遇有疑难处,他都能从容不迫进行解决。其后又调任两淮盐运使。当地盐政弊端甚多,丁日昌到任后,禁止私运,弹劾贪吏,使每年的收入激增。同治六年(1867),他任江苏巡抚。当时清廷对太平天国的战事结束不久,制度紊乱,官纪不整,丁日昌集中力量整饬官纪,打击豪绅,又编刻有关治理民政的资料分发各州县。他还上疏提出施政的要务:选拔贤才,精简冗员,赠加廉俸,甄选书吏,疏通漕运,改变武科。他的建议切合当时实际。他还与当时的洋务派知名人士容闳商议教育计划,主张选派有志青年出国留学。后经曾国藩、李鸿章之积极赞助,获得清廷批准。光绪元年(1875),丁日昌任福建巡抚,兼督船政。他到任后,正遇暴雨成灾,他亲自查灾放赈,救活灾民数十万人。他还在台湾劝导农耕,广设义学,并计划修筑铁路,开矿造船。光绪四年(1878),丁日昌奉命至福州处理乌石山教案。道光年间,英国人在福州乌石山占地修建教堂,当地官员不敢过问,嗣后英国人逐步扩大侵占土地,招致群情激愤,将教堂焚毁。英国大使向清廷提出抗议,清廷遂命丁日昌前往调查。丁日昌查阅了过去的有关资料,发现了英国传教士侵占土地的证据,与国领事经过多次交涉、辩论,终于迫使英国人将教堂迁往城外。为此,当地人把丁日昌主持公道的事迹刻石留念。次年,清廷授他以总督衔,命他驻南洋会办海防,南洋水师都归他节制。又命他兼理各国事务大臣。丁日昌在从政之余,喜好藏书。他把藏书编成《持静斋书目》五卷。当时人认为他的藏书可以和范氏天一阁、黄氏百宋一廛比美。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23:04:02